需要長期臥床或坐輪椅的長者,會因為肢體活動減少而導致併發症,例如肺炎,或局部皮膚因受壓做成潰瘍和壞死,即 壓瘡(又名褥瘡);甚至 筋肌萎縮。這些併發症的發生與長者姿勢是否正確有著莫大關係。多認識護理技巧,並定時為長者轉換姿勢,不單可以協助長者維持筋肌正常功能,幫助促進其肢體血液循環,有助減少此類併發症。
壓瘡是指在骨頭突出的部位發生的皮膚潰瘍。當這些位置長期受壓,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受阻時,受壓部位便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造成局部皮膚組織損傷,即壓瘡。
俯臥 | 仰臥 |
側臥 | 坐姿 |
![]() |
![]() |
羊皮墊 | 氣墊 |
當肢體長期固定不動或經常維持在同一姿勢過久(例如中風、柏金遜症或 需要長期臥床的長者),筋肌容易萎縮,令關節僵硬和活動幅度減少。
預防筋肌萎縮的方法:
保持長者正確的姿勢,每兩個小時轉換一次
臥姿 — 仰臥 | ![]() |
|
|
俯臥 | ![]() |
|
|
臥姿 —— 側臥 | ![]() |
|
|
坐姿 | ![]() |
|
協助長者作伸展運動和屈曲關節的動作,以增加關節活動量,促進血液循環;避免關節和肌肉萎縮。
· 枕頭要有適當厚度,約五至十厘米。
· 床墊要有足夠承托力。
· 合適的輪椅使背部及頭頸獲得適當的承托。
- 座椅的選擇 : 適當的座椅濶度是長者坐下時,臀部濶度再加5厘米;
- 座椅面要有足夠承托力,坐墊之軟硬亦要合乎要求。
![]() |
![]() |
合適的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