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包括稳定情绪,热爱生命及与人和谐共处。 一般长者面对的精神健康问题包括:
网上短片: 灌溉关爱种子
保持精神健康,长者须注意下列各点:
安心抗疫:面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心理调适 面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爆发,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压力反应,只要适当地处理,这些压力反应一般会慢慢平伏过来。以下是一些安心抗疫小贴士,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去对抗疫症。 |
认识精神压力 压力是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压力本身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压力也可以推动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及表现;可是,若我们长期处于过大的压力下,身体、精神和社交健康便会受到影响,因此适当地处理压力对维持身心健康很重要。 |
如何处理长期患病的压力 本港七成以上的长者患有一种或以上长期病。长期处于患病的状态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丶情绪及日常生活,以致生活质素下降,令患者身心承受不少压力。 |
驾驭愤怒 愤怒是一种情绪的自然表达,它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可是因愤怒而引起的行为反应则有对与错丶理性与非理性的分别,持续的怨愤会严重影响身心和社交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
预防自杀 香港七十五岁或以上的长者的自杀率较其他年龄组别为高。长者自杀的原因很多,其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七十五岁或以上的男士(特别是未婚男士)丶长期病患丶及精神病,如抑郁症者,要预防自杀,首要及早诊断和治疗抑郁症。 |
沉溺风暴 任何人不理後果,坚持某种行为,甚至达到失控的程度,便算是沉溺行为了。沉溺行为如嗜赌丶酗酒丶药物滥用丶上网成瘾丶过度购物等,可以像风暴一样极具破坏性。部分长者更因家人的沉溺行为,而背负沉重的精神及经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
告别。哀伤 死亡也许是人生中最难面对的告别,但亦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须要面对的。离世的至亲纵然像风筝般远去,但风筝的线并没有断,彼此的联系亦没有因为死亡而终结。让我们借着风筝的线,告诉逝者我们正学习适应别离、处理哀伤,同时将思念及祝福送给远方的他/她。 |
睡眠健康 很多长者都会觉得自己有睡眠问题,担心自己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若长者对睡眠有正确的认识,或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
中年妇女减压良方 现代妇女扮演着不同角色,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外国研究发现,40-60岁这年龄层的妇女所感受到的压力是最大的。长期承受压力不但会影响身体健康,更可诱发情绪病。及早了解及处理生活上的压力来源,改善生活模式,有助中年妇女从容面对生活上的不同挑战,避免压力「爆煲」! |
滋养幸福快乐人生 幸福快乐虽是人皆向往,但不少人却认为难以实现。事实上,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而是靠自己逐步努力得来的结果。 如要滋养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着手,每天寻找生活中快乐和愉悦的感觉,培养对人生的满足感,及在生活中发掘意义并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 |
危机前的装备: 提升抗逆力 及早装备自己,学习如何应付,一旦遇上危机事件,你甚至能转危为机,让身心灵得到历练而成长和变得丰盛。正如为身体健康着想你可能会多锻炼以增强抵抗力;为了精神健康和更有能力应对逆境,你需要提升抗逆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