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如何预防长者受虐和及早辨识长者受虐

安老服务机构为长者提供各类服务及照顾,同时亦应关注和预防长者受虐,以让长者活得有尊严和免受虐待。作为机构员工,大家应如何及早辨识长者受虐,以及采取措施防止长者受到身心伤害呢?

虐待长者的定义和性质

根据社会福利署二零二一年所修订的「处理虐待长者个案程序指引」:

一般而言,虐待长者是指伤害长者福祉或安全的行为,或不作出某些行为以致长者的福祉或安全受到伤害。通常施虐者与受虐长者本身是互相认识,或施虐者是负责照顾受虐长者的。

虐待行为可能只发生一次或重复发生,或是短暂或是长时间发生。而且,无论长者是否觉得受虐待,虐待行为本身可能已足以构成虐待长者。即使施虐者不是蓄意伤害长者,若其行为对长者造成伤害,也可构成虐待长者。

虐待行为可分为以下六种性质:

种类 性质 受虐长者表征/行为的例子*
1. 身体虐待 对长者造成身体伤害或痛苦,而这些伤害乃非意外或由于没有提供任何预防措施所引致的。
  • 长者身体上有下列损伤,似乎并非意外造成:
    • 身体有多处明显的伤痕/瘀伤
    • 扭伤、关节错位、骨折
    • 烧伤/烫伤
    • 有手指印、手掌印及藤条印
    • 肌肉撕裂
    • 内脏受伤
  • 长者有异于平常的行为表现,例如身上有不寻常的损伤,但又不愿接受检验及治疗、说话前后矛盾、经常到处游荡到深夜、情绪低落、抑郁或变得被动,或平日经常参加活动却突然常常无故缺席。
2. 精神虐待 危害或损害长者心理健康的行为及/或态度,例如羞辱、喝骂、孤立、令长者长期陷于恐惧中、侵犯长者私隐,及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限制长者的活动范围或活动自由等。
  • 例如:
    • 长者经常被嘲讽、喝骂、不理睬、恐吓、挑剔或嫌弃
    • 长者经常被隔离,不能与家人、孙儿、朋友等接触
    • 长者日间被逼离家或留在房间、不准使用家中的设施或共享的地方
  • 精神虐待通常与其他形式的虐待行为同时出现,也可能会逐渐恶化而演变成身体虐待。
  • 长者情绪及行为出现下列情况:
    -非常被动
    -常表现得惊惶失措
    -害怕照顾者
    -避免与人接触
    -有抑郁倾向
    -情绪波动
    -企图自杀
    -歇斯底里
3. 侵吞财产 任何涉及剥夺长者财富或妄顾长者利益的行为,例如在未经长者同意下取用长者的财物、金钱或转移长者的资产。
  • 长者与他人开设联名户口后,被人单方面提取金钱。
  • 长者突然把楼宇屋契转名,或与人联合购买物业,而物业被单方面出售。
  • 长者突然失去了原本拥有的财物或资产。
  • 在长者经济充足的情况下,却缺乏日常生活基本物质,及不能支付基本日常生活开支。
  • 长者突然订立平安纸,将全部或大部份财产留给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
  • 综援受委人或代理人代长者领取或保管综援后,未经长者同意,便直接取用长者的金钱。
  • 施虐者假冒长者的签名、擅取长者的印章或诱骗长者在空白的提款单或支票上签名,然后提取长者的金钱。
  • 施虐者欺骗长者、伤害长者的身体及威吓长者,欺哄或迫使长者交出金钱或财产。
4. 疏忽照顾
  • 严重或长期忽视长者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例如没有为长者提供足够饮食、衣服、住宿、医疗、护理等),以致危害长者的健康或生命安全。
  • 亦包括没有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长者所需的药物或辅助器具,使长者身体受到损害。
  • 如果正规护老者(例如安老院舍、综合家居照顾服务队、医院等)因没有遵行照顾长者的责任而引致长者受到伤害,亦可以被视作疏忽照顾。
长者出现下列情况:
  • 体重暴跌/极低、脱水或营养不良
  • 长期长出褥疮
  • 欠缺所需的药物/医疗照顾
  • 经常肮脏
  • 经常或长时间在无人陪伴下到处游荡
5. 遗弃 在欠缺合理原因下,长者被负责提供照顾或监护者离弃,而对长者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 长者出现下列情况:
  • 长期单独逗留在街上/公园/商场等
  • 长期肮脏
  • 入住医院后没有人探访或安排出院,例如故意将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带往陌生地方后离去,使他们不能自行返回住所,或将长者送入医院时拒絶提供或虚报通讯地址/联络电话,或多次抗拒/逃避接触,以致医院无法联络照顾或监护者,商讨有关长者的医疗及福利事宜。
6. 性侵犯 施虐者对长者作出性侵犯,例如向长者展示自己的性器官、非礼或强迫进行性行为等
  • 长者身体表征
    • 胸部/生殖器官有瘀伤
    • 无法解释的性病
    • 无法解释的尿道炎
    • 无法解释的外生殖器官部位、阴道、肛门等流血
  • 长者行为表征
    • 见到怀疑施虐者表现得非常恐慌
    • 过度手淫
    • 性态度/性行为有极大转变
  • 环境表征
    • 长者内衣被撕裂、有污迹或染有血迹

*注:以上所列的行为或迹象,并非一定是虐待长者的证据,但当这些表征出现时,大家应提高警觉,多关注长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尽快向有关专业人士(例如社工、医护人员、警察等)寻求协助。

机构内长者受虐的风险因素

  1. 受害长者方面 - 身心状况较差及需要高度照顾的长者,例如肢体伤残、视听障碍 、认知障碍症患者、有行为问题(如身体攻击和语言暴力)的长者
  2. 施虐者方面
    1. 个性和特质 - 横蛮、爱显示权威和缺乏同理心、缺乏处理冲突的技巧、不尊重长者(如将怒气迁移发泄在他们身上)、过往曾虐待过长者
    2. 个人因素 – 面对家庭问题或压力,例如:婚姻和照顾儿女家人等问题、经济压力
    3. 工作环境 - 工作压力很大,甚至已达心力交瘁的地步、与同事或正在接受服务的长者相处并不和谐,甚或曾与他们发生冲突
  3. 机构管理方面
    1. 人手不足导致员工工作量增加,压力不胜负荷
    2. 管理层对前线工作缺乏认识、对员工督导和监察不足
    3. 培训不足,员工缺乏照顾长者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4. 机构团队对虐待长者的议题关注度不足,预防长者受虐的意识薄弱

预防长者在机构内受虐

  1. 给予机构管理及督导人员的建议
    1. 定期培训,做好装备 - 定期安排前线员工,尤其是新入职的同事接受培训,学习正确的护老技巧(例如如何处理长者的情绪行为问题)和压力处理技巧,并提升关于虐待长者的认识,以帮助他们察觉和识别长者受虐的早期征兆
    2. 了解员工,双向沟通 - 定期查察前线员工的工作情况,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要加以赞赏,对表现需要纠正的员工要了解其困难,给予具体意见并加以指导。保持双向沟通,鼓励员工提出意见,提供渠道让员工可以汇报怀疑长者受虐的事件。分工方面,尽量订出合理的工作量和完成时间表,避免前线员工压力超出负荷和长期积压负面情绪,继而向长者发泄,造成伤害
    3. 安排体能活动,长者心情轻松 - 安排机构内的长者定时参与体能和社交活动以放松心情,减少他们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
  2. 给予前线员工的建议
    1. 照顾长者
      1. 贴心照顾
        如果长者有沟通上的困难或不善于表达自己,建议前线员工多用简单问答形式,甚至配以图像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需要;如长者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前线员工宜多主动关心和问候。要预防疏忽照顾,前线员工宜多关注长者的生理需要,提供适切和安全的照顾(包括提供适当的水分、食物、药物、医疗用品和辅助器具如手杖、眼镜、假牙等、注意环境卫生及安全)。假若长者长期卧床,前线员工必须遵行预防褥疮措施,例如定时帮助他们转换姿势。如果长者感到不适, 应马上报告领导安排长者就诊
      2. 将心比己
        当留意到长者不配合或按不到指示做时,尝试细心观察长者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是否转变了。要适当地调节对他们的要求,调整护理上的需要。多体谅和接纳,用「将心比己」的态度照顾长者,不单能预防冲突的发生,亦能减低自己的工作压力
      3. 温柔安慰
        如果长者出现行为问题,应以保障人身安全为首要任务,平心静气地安抚他们情绪,然后才处理其他问题,有需要时要求领导和同事的支援。切勿大声责骂或以暴易暴,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惩罚、恐吓等方式对待长者
    2. 照顾自己
      1. 消除怒气 - 假若自己的愤怒情绪不断升级,便有可能在此时向长者发泄怒气,甚至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及早消除怒气。在安全情况下可以暂时离开现场,喝点水或找个较宁静的地方进行松弛练习(例如觉察呼吸、腹式呼吸及渐进式肌肉松弛练习),帮助自己冷静下来
      2. 处理压力 - 护老者工作压力过大会增加长者受虐的风险,应及早辨识和处理压力,并学习有效调适压力及求助的方法
      3. 寻求援助 - 适时向机构内的领导和同事寻求支援。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长期受到困扰,宜尽快求诊

处理机构内怀疑虐待长者的事件

  1. 前线员工:除了做好本份保护长者之外,在工作环境里也应多加关心长者,尤其是对有身体残障和认知障碍的长者,留意他们有没有受虐的迹象,万一有所怀疑,请尽快通知机构领导,令长者和施虐者都得到适切的帮助
  2. 机构领导:如发觉/怀疑机构内有虐待长者事件,请参考社会福利署「处理虐待长者个案程序指引」的第九章「处理机构员工虐待长者事件的处理程序」作出适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