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症 - 选择合适的活动

引言:

认知障碍症是一种脑部退化疾病,成因是大脑神经细胞病变,患者的记忆力、专注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视觉空间、判断力、问题解决和执行能力等都会受影响。合适的活动不但能推迟患者的体能和认知衰退速度和提升生活质素;亦增进护老者和患者之间的感情,改善彼此关系,减轻护老者的压力。

活动是对认知障碍症普遍的治疗媒介,形式包括个人、小组和大组活动。若两个人或以上有共同目标及有互惠关系联系一起,彼此有互动,便成为活动小组。透过为认知障碍症患者悉心设计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可使患者改善体能、智力、社交能力、日常功能、从而获得满足感及丰盛的人生。

『个人训练』:适合一些专注力较差及晚期认知障碍症患者,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小组活动』:安排约二至八位认知障碍症程度相若的患者参与,有指定训练目标的活动。

『大组活动』:指超过八人的活动,如生日会、节日庆典、义工探访或观赏表演节目等。

活动类型:

以下是认知障碍症活动训练常用的活动类型:

一个大时钟和大日历,提供导向资讯 现实导向
  • 透过不同的记忆辅助物品环境提示,使患者重新掌握时间、人物和地点等重要资讯,藉以改善精神混乱和善忘问题,适应生活,也帮助减少行为问题,亦可作为恒常活动以改善或维持认知能力。适合早、中期认知障碍症长者。
  • 记忆辅助物品包括日历、报纸、时钟、实物 (如生活物品) 等。
一张训练认知能力的练习纸,需要从中找出相同的图形 认知训练
  • 透过一些程度合适而富有趣味的多元智能游戏,训练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改善或维持长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素及社交与沟通能力。
  • 训练媒介包括纸和笔、桌面游戏、计算机应用程式等。
一张昔日生活物品照片,包括暖水壶、水杯、镜子等 怀缅活动
  • 透过引导物与患者重温旧事,引发患者回忆及讲述以往的经历,多运用长期记忆及其他尚存的认知功能,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亦可增加语言运用、社交沟通、丰富生命意义及提升自我价值。
  • 引导物包括旧相片、怀旧小食、旧日香港地方照片、昔日生活物品照片等。
梳洗用具包括: 镜子、润肤露、小毛巾、梳,可练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自理活动
  • 透过重复训练患者的固有技能,多练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维持他们的自我形象及尊严。自理能力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很多认知障碍症患者仍然有能力完成部份自理活动。
  • 自理活动包括梳洗、穿衣、进食等。
一张图片,有眼、耳、口、鼻和手 感官刺激
  • 透过适量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接收外界的信号,让身体作出适当反应以改善行为和情绪问题。认知障碍症患者常因缺乏适量外界刺激而令身体机能加速衰退,甚至出现一些扭曲的感觉,例如看见黑影以为是实物。
  • 训练用品包括具味道的食品、刺猬球、电视、甜果酱等,活动建议包括闻一闻、尝一尝、音乐传球等。
两位长者在公园下棋 社交活动
  • 利用游戏、活动来引导患者之间的互动,练习社交技巧,表达情绪。护老者会适时给予指引,并在旁协助及鼓励。这训练亦可训练患者体能及改善智力,增加生活情趣,带来愉悦的情绪。
  • 训练用品/活动包括扑克牌 、塑料保龄球、钓纸鱼、抛沙包、下棋等。

策划及设计活动-小秘方

流程:
  • 主要分导引、核心部份和总结,总时间约三十至四十五分钟。
  • 现实导向: 3分钟+核心活动: 25分钟+活动总结: 2分钟。
时间:
  • 固定时间-选早上/午睡后较佳。时间可因应患者专注力调节。
地点:
  • 宜选舒适、安全及宁静的环境(关掉电视、收音机)。
设计:
  • 配合兴趣,考虑长者的能力 - 认知能力、体能、视力、听觉、合适的难度,逐步给予指引/示范。
  • 活动以富意义、无挫败感、安全、低风险为原则。
以人为本:
  • 按个人的需要、长处、技能、能力、及兴趣来设计活动。
活动的准备:
  • 物资可就地取材,善用患者熟悉日常生活物品如日历、时钟、生果、碗、毛巾、镜等,既可强化认知,亦可更生活化运用于日常生活。
  • 使用工具可灵活变化,例如: 利用小毛巾代替皮球,来玩音乐传球的游戏,亦可做毛巾操等。避免激烈动作的活动或使用细小的物料和利器。
活动的带领:
  • 活动需具弹性,可按患者的程度而调节活动内容、物资或活动模式,使其可以灵活转变。
  • 活动的渐进变化可以从调整活动次数、难易程度、活动的时间等循序渐进 (例如是否需要较多计划及组织能力、判断力)。
  • 最重要是按患者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帮助让患者尽量参与,有需要时才给予口头/身体语言引导患者,协助运用剩余能力,增加患者主动性和满足感。

相关影音及刊物套装:

护老锦囊之 - 老年痴呆症照顾篇 (“老年痴呆症”亦称为“认知障碍症”)
护老锦囊之 - 老年痴呆症照顾篇(二)」中度至严重程度 (“老年痴呆症”亦称为“认知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