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长期患病的压力

本港七成以上的长者患有一种或以上长期病。长期处于患病的状态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丶情绪及日常生活,以致生活质素下降,令患者身心承受不少压力。

如果未能适当地处理压力,不但会令患者健康恶化,亦可能增加其焦虑及依赖别人的心态,甚至会增加患上长期情绪低落的机会。

认识患上长期病的心理转变及在适应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并学习如何纾缓患病的压力,可帮助患者维持身心健康,积极度过每一天!

长期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可能会面对什麽压力?

  1. 患者本身
    • 长期接受诊治及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并承受长期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 忧心病情恶化及复发,并为失去健康及独立自主能力而感到哀伤。
    • 因治疗後未见预期的成效而灰心沮丧,觉得自己失败及无用。
    • 角色转变,例如由照顾者变成被照顾的人,令家庭和婚姻关系受影响。
    • 感到他人不能真正了解及体谅自己的感受,于是逐渐与人疏离,变得孤立。
  2. 家中护老者
    • 肩负照顾患者日常的起居生活,例如膳食丶洗澡丶协助服药等责任。
    • 患者家人及照顾者往往因忧虑患者治疗的情况及进展,以致身心俱疲, 容易产生「心力交瘁」的耗尽状态。
    • 因忙于照顾工作而被迫减少或放弃个人娱乐及与友人相处的时间, 削弱了亲友的支援。
    • 因面对和处理病患者的情绪及行为问题,倍感压力。

压力处理不当会带来什麽负面影响?

  • 健康恶化: 采取不适当方法,例如吸烟丶酗酒等去纾缓压力,会损害身心健康。
  • 对身体反应过分敏感及焦虑,例如患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只扮演「病人」角色,增加其依赖别人的心态。
  • 长期抑郁及自杀:长期患病的长者较易出现长期情绪低落的情况,当中有些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

纾压有何妙法?

1. 增加认识,行动积极

  • 患者及家人应积极及主动了解疾病,例如透过向医护人员学习或阅读有关书籍,避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护老者亦可因应患者的需要而学习一些护理常识和技巧,以提供适当的协助。

2. 乐观态度,轻松踏步

  • 正面的思想及乐观的态度除了有助推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外,亦可激发患者主动调节生活习惯的动力 (如戒烟丶戒酒丶戒吃肥腻食物等)。此外,患者宜多参与日常自理工作,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3. 健康生活,快乐过活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患者及护老者应留意以下几点:

  • 保持稳定而有规律的睡眠习惯。
  • 进行适量运动,可令身心舒畅,提升免疫力,更可藉此与友人联谊,扩阔社交网络,增加支援。
  • 饮食要得宜。如胃口欠佳,可考虑「少食多餐」和选择进食喜爱的食物,而家人或朋友的陪伴更能增添进食的乐趣。

4. 关怀互勉 ,同舟共济

社交生活可帮助增加自信心丶减低抑郁情绪及增强乐观的态度。即使患病也不应孤立自己,要坦然接受亲友的关怀和慰问,并要多与病友交流疗养心得,彼此勉励支持。

5. 身心松弛,动静皆宜

松弛运动如深呼吸练习丶肌肉松弛练习,又或耍太极丶听音乐等,都有助摆脱因紧张带来的恶性循环(过度紧张→病情恶化→更加紧张→越难以稳定病情)。

6. 寻求协助,方法多多

现时有不少组织及机构均有向长期病患者及其家属或照顾者提供各类型的服务和支援,有需要时可向就近的长者中心查询。

如以上方法未能有效减低压力,您便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您亦可致电下列的热线,寻求协助:

卫生署长者健康服务24小时健康资讯热线:2121 8080

香港复康会社区复康网络「复康一线通」:2794 1122

医院管理局精神健康热线:2466 7350

社会福利署热线:2343 2255